三多九如收藏网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楼主: SUNNY三年

★ ★剔底=銀飾上沒有此工藝★ ★

  [复制链接]

5

主题

6442

帖子

7487

奖励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

积分
55787

三多讨论版版主三多九如专家

注册时间
2006-1-4
性别
发表于 2012-7-27 01:49 | 显示全部楼层
三哥把这种镯子上的工艺称为压模,俺不敢苟同啊~~
就镯子的整体来说,有模具很正常,但到了镯头和开窗部分,模具解决不了问题,否则如今一定仿品泛滥。

点评

haha~大夜貓.  发表于 2012-7-27 02:17
情必近于痴而始真,才必兼乎趣而始化

5

主题

6442

帖子

7487

奖励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

积分
55787

三多讨论版版主三多九如专家

注册时间
2006-1-4
性别
发表于 2012-7-27 02:11 | 显示全部楼层
为了比较工艺的不同,再上一张旧图。这才是模压的典型表现。

T07.jpg

点评

稀少美品^^  发表于 2012-7-27 19:50
情必近于痴而始真,才必兼乎趣而始化

1599

主题

2万

帖子

11万

奖励积分

超级版主

银妖

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

积分
394123

三多讨论版版主三多九如专家

QQ
注册时间
2007-8-7
性别
 楼主| 发表于 2012-7-27 02:24 | 显示全部楼层
lixu1967 发表于 2012-7-27 01:49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三哥把这种镯子上的工艺称为压模,俺不敢苟同啊~~
就镯子的整体来说,有模具很正常,但到了镯头和开窗部分 ...

但怎說 還是先壓再刀-應ok吧?:lol
再來就是動刀處是素材亦或有粗成型d區別了,很可研究下.:handshake

点评

总之,剔底工藝肯定有,特別是福建乾隆高浮凸鐲簪^^  发表于 2012-7-27 19:48
先压再刀与先剔后压其实都存在剔地工艺,表述方式不同罢了,意思完全一样!  发表于 2012-7-27 19:14
微信sunnychk
http://bbs.3d9r.com/forum.php?mod=forumdisplay&fid=1414&page=1

6

主题

1343

帖子

2万

奖励积分

贵宾

Rank: 10

积分
40528

三多杰出贡献者贵宾

注册时间
2008-12-23
性别
发表于 2012-7-27 06:55 | 显示全部楼层

6

主题

1343

帖子

2万

奖励积分

贵宾

Rank: 10

积分
40528

三多杰出贡献者贵宾

注册时间
2008-12-23
性别
发表于 2012-7-27 07:17 | 显示全部楼层
偶然路过,翻到这么精彩的帖子,看到各位兄台的激烈讨论,竟睡意全无!三哥和小陈兄以及久违的李旭兄,都是我一向敬佩的老银前辈!在此有礼了!本人一直低调,很少出来发言,但事关银饰上是否存在剔底工艺,个人认为绝非小事…所以浮出来写几句,有什么不对的地方,还请各位海涵!
因本人以收藏银饰为主,藏品逾千件,所以觉得对银饰还是小有发言权的,刚刚细看了手上的几百只手镯,个人认为属整体或局部剔地的,不下几十只,个别银锁和戒指,也有剔地工艺特征,但因银锁多为空心而银戒胎体较薄,以其为例来讨论,恐难服众 …只有银镯因其厚度足够体积又不大,才更易展现剔地的魅力!就自己手上的这几十只具有剔地工艺特征的手镯来看,多半以东北、山西等北方镯为主,而其中东北多为局部剔地而山西的龙镯、实心马蹄亦或其它类镯,则多为整体剔刻…但苦于不会拍图,无法与大家就图共论,实在抱歉!对了,有些土匪老弟上过手,他也对此类工艺情有独钟…有时间与小陈兄会面,我会带些实物给您…  
另:就大家提出的费时费工问题,我想,即便是商品社会、惜时如金的今天,不论有多么省时省力的现代流水线,也同样会有费时费力、精益求精的高级订制,因为不管任何时代,追求个性以及"品位"二字都会一直存在…

1

主题

624

帖子

3697

奖励积分

铜牌会员

Rank: 6Rank: 6Rank: 6Rank: 6Rank: 6Rank: 6

积分
8793
注册时间
2006-7-24
性别
发表于 2012-7-27 15:1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lz310222 于 2012-7-27 15:20 编辑

这是一只清代较早时期手镯上的款识,实心厚重,款识特别大,几乎与镯身的宽度相同。
这样的款识是不是用治印的方法实现的?因为从年代上看,这种做法仅限于钢模款发明之前,在钢模打款出现后,这种大型款识就彻底消失了。
正好“增盛和记”的后期钢模款,在前面已经有图,一般来说,有了简便高效的方法之后,银楼就不会再有用复杂方法的兴趣了。
那么,古代款识是不是走了这样一种演变路线:手刻->治印->敲钢模?
剔地工艺的命运是不是也一样?也许早期有人采用,随着技术的发展,替代工艺越来越多,渐渐趋于消亡。

111.jpg

点评

个人认为,楼主贴的手镯,看内壁似包金的。这种字号应属清中,明末和清初一样。首饰上的字号还不是很成熟,有的根本没有,有也是很不简单,或者手刻。钢戳样式的字号出现在首饰上,在清中才多用起来  发表于 2012-7-27 21:05
个人认为这类大钢模戳記是清较早用在制作銀锭的,被暫时改用在首飾上,我也特別喜欢这类大戳記的首飾  发表于 2012-7-27 19:43
上士无争,下士好争。上德不德,下德执德,执着之者,不明道德。

6

主题

1882

帖子

1万

奖励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积分
45970
注册时间
2011-12-10
性别
发表于 2012-7-27 21:24 | 显示全部楼层
剃只是手雕的一种手法,看具体饰品,你认为用剃才合乎表象比较贴切,或者认为錾才比较合理,只不过是对制作工艺认知不用罢了,给一种工艺首饰冠以动词手法制作的结论,没有很大意义。关键是首饰是否漂亮,是否出类拔萃,美感十足才是关键。在非压模手镯中,我最欣赏的是铲花的工艺,怎么看,怎么想都是技艺精湛,作品美不胜收。非一般小匠人所能为之。 再说一个常识性的情况,银和铜比起来软也粘刀,银熔点低,延展性也好于铜,老银匠是懂的这些的,所以制作银器首选实用性的技术他们最知。尘土兄经常跑山西,和专门以手工制作高仿的银匠熟悉,有时听听有些传承的艺人现在的制作情况,对楼主所探讨的问题是有很大帮助的。

6

主题

1882

帖子

1万

奖励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积分
45970
注册时间
2011-12-10
性别
发表于 2012-7-27 21:32 | 显示全部楼层
期待彭城艺人的观点:victory:

3757

主题

1万

帖子

9万

奖励积分

金牌会员

象蚂蚁 我就象春天里的农民工 !~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积分
451972
QQ
注册时间
2009-3-26
性别
发表于 2012-7-28 00:51 | 显示全部楼层
大家讨论的剔地 我认为错误的 比如一楼 这种底面磨沙不平 就不叫剔地 我认为剔地底面应该是平整的 至少每刀都平整的(这种应该存在 但是必须有前提)
那么 我有个猜想 首先是小陈讲的 构图 然后於空白之處,以大小不等各式平頭沖子,直接錘下,然后再用刀工整修(要这么细致均匀的底面 一次次錘下,我很怀疑 那么我认为构图区錾好后 余部 应该是填沙 或者铅粉 或者细物 再用錾子捶下 简单 均匀 成功率高)这就证明了一点 背面起包是局部统一的 如果是一捶捶錾 起包怎能平整 统一
谁挑战我百分之十至十五的利润 我老虎都打死几只!!! 175号店 不见不散 点击进入淘宝店铺 电话号码:13959584132 QQ:3126842

2082

主题

5463

帖子

1万

奖励积分

认证店主

你用什么态度看世界,就会得到一个什么样的世界。

Rank: 12Rank: 12Rank: 12

积分
147555
注册时间
2011-10-12
性别
保密
发表于 2012-7-29 21:00 | 显示全部楼层
坐下听课:)
淘宝店铺请戳这里
tel:18618263064.
微信:XYX18618263064
QQ:2855764436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三多九如收藏网 ( 浙ICP备07032836号 )

GMT+8, 2025-4-29 13:36 , Processed in 0.250040 second(s), 3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