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多九如收藏网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楼主: 花舞大唐春

有机会大家可以讨论一下金器的包浆

  [复制链接]

18

主题

2096

帖子

1万

奖励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

积分
47244

三多讨论版版主三多九如专家贵宾

注册时间
2006-1-20
性别
发表于 2013-12-4 17:03 | 显示全部楼层
像博物館徵集那件二圖就很明顯的有人工削修痕跡,削修一般在模縫溢出處理方式,用到正面原因估計翻模問題,只好以人工讓紋清楚些,但這時又讓春秋鑄時表面細顆粒去除,遠看就是粗糙,近看卻又覺得珠紋過份圓滑,跟真品遠看細緻,近看粗糙剛好相反,側圖基本雖圖不清楚,立柱估計是焊接下方,可惜沒底面,估計也跟真品不同,原因就是沒搞懂做法。

点评

如果失蜡法仿应该可以仿的很好,但是重要的是模无法做到精致,浇铸出来的型就无法改变。有些正面的溢出小珠精细的剔除掉也是人力可及的,只是仿者不知肯下工夫?但是用光泽的自然度讲,使用过与未使用过,磨损的自然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3-12-4 17:31

97

主题

4446

帖子

2万

奖励积分

管理员

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

积分
76456

管理员

注册时间
2006-12-15
性别
 楼主| 发表于 2013-12-4 17:31 | 显示全部楼层
小維 发表于 2013-12-4 17:03
像博物館徵集那件二圖就很明顯的有人工削修痕跡,削修一般在模縫溢出處理方式,用到正面原因估計翻模問題, ...

如果失蜡法仿应该可以仿的很好,但是重要的是模无法做到精致,浇铸出来的型就无法改变。有些正面的溢出小珠精细的剔除掉也是人力可及的,只是仿者不知肯下工夫?但是用光泽的自然度讲,使用过与未使用过,磨损的自然性在比较中仿与原是不同的,可是在收藏过程中谁真的会去比较?还有新上手的东西根本无从比较,不熟悉又无老藏家帮忙还是不要买为上策。

点评

我很久以前上手過失蠟法做的圓雕仿品,雖可克服上述問題,問題這件還有包鉄心的判別點,不可密封下底,而且可能會做的過份圓滑,無法產生細緻又不規則表面顆粒感  发表于 2013-12-4 19:02
博客http://blog.sina.com.cn/virtu
微博http://weibo.com/3d9r
手机13606527799
不同他们争骨头吃

15

主题

7341

帖子

3万

奖励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

积分
117992

三多讨论版版主三多九如专家贵宾

注册时间
2008-4-12
性别
发表于 2013-12-4 18:17 | 显示全部楼层
啊哈,高古金器咱只有听讲學習的分啦

点评

老范总是很谦虚!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3-12-5 19:29
老范宋元明金子多咧  发表于 2013-12-5 08:56
收藏能怡情養性,又能見多識廣。收藏就是緣份,不能擁有,就尽情欣赏吧!

97

主题

4446

帖子

2万

奖励积分

管理员

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

积分
76456

管理员

注册时间
2006-12-15
性别
 楼主| 发表于 2013-12-5 19:29 | 显示全部楼层
老范 发表于 2013-12-4 18:17
啊哈,高古金器咱只有听讲學習的分啦

老范总是很谦虚!
博客http://blog.sina.com.cn/virtu
微博http://weibo.com/3d9r
手机13606527799
不同他们争骨头吃

18

主题

2096

帖子

1万

奖励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

积分
47244

三多讨论版版主三多九如专家贵宾

注册时间
2006-1-20
性别
发表于 2013-12-6 17:4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小維 于 2013-12-6 17:48 编辑

以前我就說有些人根本亂說老金色,老金色基本上有,但一般很難見,主要是洗或摸後有時跟本上都沒了,而網上常說老金色該怎說,就是看起來老的金色。
網上很多拍賣不是沒真品,但有些東西明明假,但一次又一次出現拍賣,真搞不懂這些網站立場,一般版面也就吧了,限信用度的拍賣還不審核。
下圖取自網上局部,為什麼錯就瞎說說。。。
漢基本上金銀工藝水準相同,正面較光滑(可參考銀件),銀常見熊泡有人見有銀的,就想弄金的,網上有金的真品,但下面明顯仿,如下兩圖,漢技術既然進步了,怎搞的那麼粗糙,弄個仿春秋的質感,更扯的背面也粗糙同前,卻搭配一新到不能新橫桿。
111.jpg
222.jpg

点评

有些就经不起推敲  发表于 2013-12-6 22:50

15

主题

7341

帖子

3万

奖励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

积分
117992

三多讨论版版主三多九如专家贵宾

注册时间
2008-4-12
性别
发表于 2013-12-6 18:06 | 显示全部楼层
就如小維兄說的,有時根本講不清楚,只看图片更難,实际上手的經驗才最重要,皮壳真的很難說明白
收藏能怡情養性,又能見多識廣。收藏就是緣份,不能擁有,就尽情欣赏吧!

24

主题

581

帖子

5063

奖励积分

贵宾

Rank: 10

积分
12150
注册时间
2009-12-7
性别
发表于 2013-12-15 15:17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对首饰缺少研究,不过宋以上金器器物我认为从它的制作工艺,制作流程入手,去找工艺痕迹,任何制作都有痕迹,从工艺上判断真伪是最重要的。小维兄说过的一件宋器物像铸的怎能收,但我想说的是首先得搞清楚一件器物怎么去区分铸造和捶揲?不是一个部位特征像铸造就是铸造,当然,如果这个特征能肯定是铸造痕迹,那当然枪毙。网上看图有很多局限性,像我贴的那金盏,因为某些原因,我不能再上图片,但如果看实物,我能找出证据证明它一定是捶揲工艺,再从细部找出每个纹饰都是手工制作的证据,因为机器制作必然主体纹饰同步完成,但手工制作一定一步一步完成,会有先后顺序,那么,如果能找到证据证明它先做这一步,再做下一步,再做下一步,岂不是就排除了机器制作!还有,千万不要认为宋代金银器制作没有模。我和狮子碰头时,我提出过一个观点,立体纹饰可能有模,不是整体的,而是单个纹饰的分解的模,在一件器物上多次用模,共同完成总体纹饰!我的这个观点在不久前证实了!不多说了!

点评

铸造在金属器包括金银器在历朝历代都使用,宋代当然也有,你讲的立体纹饰我不是很清楚指哪类纹饰?其实用模范失蜡法最多的还是圆雕小件,如童子类。如果讨论盏、杯,宋代还用浇铸法?对于模冲出纹样的模,当然有一个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3-12-15 23:19

24

主题

581

帖子

5063

奖励积分

贵宾

Rank: 10

积分
12150
注册时间
2009-12-7
性别
发表于 2013-12-15 15:1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heavenboy 于 2013-12-15 15:21 编辑

网络不行!

24

主题

581

帖子

5063

奖励积分

贵宾

Rank: 10

积分
12150
注册时间
2009-12-7
性别
发表于 2013-12-15 15:1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heavenboy 于 2013-12-15 15:19 编辑

有误

97

主题

4446

帖子

2万

奖励积分

管理员

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

积分
76456

管理员

注册时间
2006-12-15
性别
 楼主| 发表于 2013-12-15 23:19 | 显示全部楼层
heavenboy 发表于 2013-12-15 15:17
我对首饰缺少研究,不过宋以上金器器物我认为从它的制作工艺,制作流程入手,去找工艺痕迹,任何制作都有痕 ...

铸造在金属器包括金银器在历朝历代都使用,宋代当然也有,你讲的立体纹饰我不是很清楚指哪类纹饰?其实用模范失蜡法最多的还是圆雕小件,如童子类。如果讨论盏、杯,宋代还用浇铸法?对于模冲出纹样的模,当然有一个或几个底模,是必不可少的。
博客http://blog.sina.com.cn/virtu
微博http://weibo.com/3d9r
手机13606527799
不同他们争骨头吃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三多九如收藏网 ( 浙ICP备07032836号 )

GMT+8, 2025-8-19 21:42 , Processed in 0.125017 second(s), 3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