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 注册原因写:爱三多老银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本帖最后由 琳子 于 2011-9-29 02:11 编辑
从小我就知道我是“炎黄子孙,龙的传人”。可我知道炎帝和黄帝,就是不知道这个叫做“龙”的老祖宗究竟是什么。 大概小时候生活闭塞吧,不知道去图书馆,也没有网络。记忆里,最初研究的龙,就是《西游记》里孙悟空的“老邻居”和这个“老邻居”的亲戚。那时候觉得,这个神话人物的样子好奇怪,嘴像马、眼像蟹、须像羊、角像鹿、耳像牛、鬃像狮、颈似蛇、身像蛇、鳞像鲤、爪像鹰、掌似虎。好在还有一个小白龙,虽然被唐僧骑着走了十万八千里,说起取经人也只是“师徒四人”之外的一匹马,但是,小白龙确实是帅哥来的~! 上学之后课本上说,在中国的神话与传说中,龙是一种传说中神异动物,是多种动物的综合体,是原始社会形成的一种图腾崇拜的标志。 现在好了,有百度。 “元以前的龙基本是三爪的,有时前两足为三爪,后两足为四爪。实例可参见唐、宋、元的瓷器纹饰。明代流行四爪龙,清代则是五爪龙为多。周朝“五爪天子、四爪诸侯、三爪大夫” 民间“五爪为龙,四爪为蟒”的说法形成于清代,主要作为皇帝与下臣服装上纹饰的差别,皇帝穿“龙袍”,其它皇族和下臣穿“蟒袍”,但这只是名称上的差别而已,从龙的形式上来讲无论龙和蟒都是四足蛇类,形状无差异。中国龙并非一开始就有五爪,而是从三爪、四爪到五爪发展过来的。中国历史上龙造型的演化大致可分四个时期: 一、夔龙期 自仰韶文化、大溪文化、屈家岭文化、大汶口文化、龙山文化期,经商周,延续到秦汉,以商周夔龙为代表。夔龙的原型为湾鳄或巨蜥,一鸷(凤)足而四爪。商夔螭,一鸷足,二或四爪。商中晚期,夔龙夔螭夔风并逢,产生六种以夔龙为主的并逢夔龙夔螭夔风徽识,表示同为祖先。西周继续沿用,并将夔龙夔螭综合为一种新形态,此时一鸷足,多为弯月形二爪。 二、应龙期 应龙的概念很早,最早见于商周,但作为艺术分期的应龙,可能始于秦,盛于汉,延续到隋唐,足多为三趾。 三、黄龙期 始于唐宋,辽、金、元奠定了形象基础,盛于明清。宋,辽、金、元多为三趾,明清多为四趾、五趾。自元代起,只有皇家可使用五爪龙造型,民间只能用三爪或四爪龙的图案。 四、回归期 清以后的现当代。由于龙与封建统治者脱离了关系,所以可以按人们的喜好绘制或塑造成三、四、五趾。当然,历史上五爪龙有过特殊的地位,故人们普遍还是偏爱五爪造型。” 扯远了。废话连篇了。我是来显摆我的龙头簪的。以上内容仅供“玩乐”,关键的在下面了。
我实在是无力展现他们的美,所以申请用了原图。谢谢~!
传说(一)
传说(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