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LYP 于 2010-12-3 08:09 编辑
大师抚动弹千年古琴再奏天籁之音 松石间意响梅花三弄余音绕梁不绝
12月2日下午三时半,由保利拍卖公司组织的高端客户赏琴会在新保利大厦29层那古香古色的大厅举行。著名古琴演奏家北京古琴协会会长吴钊和北京大学教授王风担任主讲、主奏。
此次保利推出的宋制松石间意琴为南宋徽宗所用的宫廷专制琴,向有“天府奇珍”之誉而为琴界所推崇。其图像曾被广为传刊,但原物被琴主珍藏,秘不示人。此次藏家决心舍弃而送拍,故终见庐山真貌。
该琴制于南宋宣和二年,琴腹内铭刻“宣和二年御制”款。该琴严格按古琴制式制做。上板梧桐、下板梓木。外涂掺有鹿角粉、朱砂、金、银细粒的大漆。琴制作十分讲究,成为存世极少的标谁器。
该琴不仅制作极佳,而且流传有序。历经明清两朝,置于紫禁城中。经明及清康雍乾三代,至乾隆七年,成为乾隆皇帝的御用琴。乾隆为此琴题七言诗一首,并特制琴盒。琴盒上刻“‘宋制松石间意’大清乾隆辛酉制制”款。
后该琴从圆明园流出,进入琉璃厂蕉叶山房,后于1953年由上海樊伯炎购得收藏至今。会上二位老师首先详细讲述了该琴的历史渊源、制做特点、珍罕程度及收藏价值。
随后,王风教授先行演奏古琴曲“归去来兮辞”。该曲取陶渊明 归去来兮辞
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既目以心为形役,奚惆怅而独悲?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舟遥遥以轻飏,风飘飘而吹衣。问征夫以前路,恨晨光之熹微。
乃瞻衡宇,载欣载奔。僮仆欢迎,稚子候门。三径就荒,松菊犹存。携幼入室,有酒盈樽。引壶觞以自酌,眄庭柯以怡颜。倚南窗以寄傲,审容膝之易安。园日涉以成趣,门虽设而常关。策扶老以流憩,时矫首而遐观。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景翳翳以将入,抚孤松而盘桓。
^g" %:4zO 归去来兮,请息交以绝遊。世与我而相违,复驾言兮焉求?悦亲戚之情话,乐琴书以消忧。农人告余以春及,将有事于西畴。或命巾车,或棹孤舟。既窈窕以寻壑,亦崎岖而经邱。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善万物之得时,感吾生之行休。
已矣乎!寓形宇内复几时!曷不委心任去留?胡为乎遑遑欲何之?富贵非吾愿,帝乡不可期。怀良辰以孤往,或植杖而耘耔。登东皋以舒啸,临清流而赋诗。聊乘化以归尽,乐天天命复奚疑!”
吴钊会长演奏了“梅花三弄”。 《梅花三弄》是我国古琴音乐中保存下来年代较早的一首作品,它旋律优美、流畅,形式典雅、独特,具有很高的艺术性。关于乐曲的产生,一般说法都把它归及东晋时期(317—420)的桓伊。桓伊,字叔夏,小字野王。他曾与东晋名将谢玄一起在历史上有名的“淝水之战”中大破前秦符坚的进攻,立下了赫赫战功。桓伊还是一位出色的音乐家。
《晋书》中称他“善音乐,尽一时之妙,为江左第一。”桓伊尤擅长吹笛(即现时之箫,古代称笛),有一次,王徽之(我国著名书法家王羲之的儿子)在路上偶而遇见桓伊,因久慕桓伊大名,便请他吹奏一曲。桓伊为人谦逊,当时虽已显贵,两人又素不相识,仍下车为王徽之吹奏了一支曲子,这首乐曲据传就是著名的《梅花三弄》。所以称作《梅花三弄》,一则因为乐曲内容是表现梅花的;二则由于音乐中有一个相同的曲调在不同段落中重复出现三次(这是我国古代音乐中的一种曲式手法,曾有“高声弄”、“低声弄”、“游弄”之说),这便是乐曲标题的来由。到了唐代,相传琴人颜师古将《梅花三弄》改编为同名琴曲,从此这首乐曲便在古琴音乐中保存下来。我国最早刊印的古琴曲集——明代琴谱《神奇秘谱》中即载有这首琴曲的曲谱。另有一种说法,认为《梅花三弄》应是颜师古创作的琴曲,而《晋书》所载桓伊吹奏的笛曲只是“三调”而已。
但不管怎样,“三弄”这种曲体在东晋时期便已流行,应是没有疑问的。琴曲《梅花三弄》通过对梅花凌霜傲雪神态的描绘,赞颂了梅花耐寒的高洁品格。乐曲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魏晋文人那种超脱尘世、孤芳自赏的思想感情。第一部分包括前六段,主要采用循环再现的手法,亦即以“三弄”为核心的部分;第二部分包括后四段,音乐的发展侧重于此。乐曲的尾声在轻松自如的气氛中进行,它运用调式属音下行向主音过渡,然后稳定地结束,仿佛在经历了风荡雪压的考验之后,一切重又归于平静,梅花依然将它清幽的芳。梅花三弄:古琴曲。又名《梅花引》、《玉妃引》,是中国传统艺术中表现梅花的佳作。
千年古琴在两位古琴家的娴熟弹技下,发出悠扬古朴的特有琴声,令听者如醉如痴。大厅内雕梁画柱,古琴发出悠悠佳音,久久回响在大厅之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