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舞九霄 发表于 2013-5-31 06:15

巴顿99 发表于 2013-5-30 21:38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人生八件雅事】琴、棋、书、画、诗、酒、花、茶

呵呵,问好巴顿99 !再加一件老蜜蜡,凑成九件,中国人崇九。:]3)

凤舞九霄 发表于 2013-5-31 06:17

梅花赴香 发表于 2013-5-30 22:28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又来了,
好雅致好兴致.

问好,梅花赴香 !

凤舞九霄 发表于 2013-5-31 06:21

本帖最后由 凤舞九霄 于 2013-5-31 06:23 编辑


  中国人极爱菊,从宋朝起民间就有一年一度的菊花盛会。菊花的首席粉丝是含英咀华的屈子,其次是采菊东蓠的渊明。菊花遇到文人,便有了君子之德,隐士之风,志士之节,是以成为花中君子。秋菊有佳色,皆为君子,却亦有着不同的禀赋。仿佛红楼的女儿,皆是花容月貌,却亦有着不同的韵致。赏菊,如品一秋佳韵。


凤舞九霄 发表于 2013-5-31 06:27


诗余戏笔不知狂,岂是丹青费较量?
聚叶泼成千点墨,攒花染出几痕霜。

凤舞九霄 发表于 2013-5-31 17:37

本帖最后由 凤舞九霄 于 2013-5-31 17:41 编辑


  夏日燠热,此际最爱的是简静。色之简莫过于黑白,于黑白之间又可墨分五色,是简中的繁,静中的逸。一直都喜欢水墨的竹,四君子里唯竹不是花,却比花更清雅。仿佛曹公笔下的世外仙姝。大观园有万种奇花,偏偏最喜爱的那位不用花来比,却用草来比。只因草比花更有仙气,相形之下,花倒显得俗了。难怪脂砚斋评其为:“以兰为心,以玉为骨,以莲为舌,以冰为神。真真绝倒天下之裙钗矣!”潇湘馆里亦有翠篁森森的竹。也只有竹才配得起这样的风露轻愁的香草美人。宝玉在《有凤来仪》中道:“秀玉初成实,堪宜待凤凰。竿竿青欲滴,个个绿生凉。”曾有件墨竹的旗袍。真丝的白底上绣着墨竹,似清俊秀逸的水墨画。袍上的竹叶墨分五色、疏影离落,似有龙吟细细。穿这件旗袍的时候,我几乎不戴什么首饰,连翡翠的镯子也不想戴,却会簪一柄最普通的老银双尖。这柄竹子的双尖背面刻有“東和成”的款。老银素洁如纸,那黑色的包浆却如水墨般将簪子上的竹子墨分五色。这是我最喜欢的一套夏日服饰,仿佛致虚极,守静笃。

凤舞九霄 发表于 2013-5-31 18:54


自己绣的竹子一幅:

凤舞九霄 发表于 2013-5-31 18:58

自题一首:

                      西楼月
  
  修枝玉叶玲珑碧。浅浅深深密密。态浓意远写清风,一叶一声情暗寄。
  

【定格】
 
   平平仄仄平平仄(韵)。仄仄平平仄仄(韵)。仄平中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韵)。(按古韵)


注:《西楼月》又名《春晓曲》,二十七字,仄韵。

凤舞九霄 发表于 2013-5-31 19:13

本帖最后由 凤舞九霄 于 2013-5-31 19:17 编辑


  黛玉的潇湘馆中有翠竹千竿。她曾挥笔写下《题帕三绝》:“彩线难收面上珠,湘江旧迹已模糊。窗前亦有千竿竹,不识香痕渍也无?”想来她窗前种的是湘妃竹。清代时特别重用洞庭君山出的湘妃竹,斑点有许多不同名称。也曾收藏了一把湘妃竹扇。黄褐色的竹骨上自然洒落着点点纹理细腻的深褐色斑迹,如同泪点。“斑竹枝,斑竹枝,泪痕点点寄相思。”每每抚摩着这把湘妃竹扇上的泪斑时,总觉得有些凄婉。

  曾拿这把湘妃竹扇让父亲题字,父亲沉思片刻,一面用篆体题道:“书须存思”,想来这是直书了他题字时的心境。另一面,他用行书题道:“波罗揭提菩提鹤,芳谷龙潭逍遥步。书香梦蝶桃源情,青莲风骨醉方露。泼墨颜柳共为友,知已梅兰菊荷竹。乐天知命观世音,无尘馨处自独舞。”最后一句“乐天知命观世音,无尘馨处自独舞。”是我最喜欢的。人若能乐天知命,便自有了从容,能“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随天外云卷云舒。” 亦不再去在意尘世的种种,我自独舞于无尘馨处……

湘妃竹扇(字为家父“观音子”所题):

饭泡粥 发表于 2013-5-31 19:21

两个字:才女!

凤舞九霄 发表于 2013-5-31 19:22

饭泡粥 发表于 2013-5-31 19:21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两个字:才女!

问好饭泡粥,远握!:]0)
页: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查看完整版本: 银饰心语(新人处女贴,持续更新中)